图片来源:Lila Sciences
最新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是Lila Sciences,这家生物技术公司承诺通过新型 AI 工具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宣布以约12.3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2.35亿美元资金。
Lila 于 3 月完成 2 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后脱离隐匿模式。该公司开发了基于材料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学术文献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目前正在建立实验室以验证这些 AI 模型的假设。
新一轮融资将使这家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能够扩大其设施规模与数量——该公司称之为"AI 科学工厂"——在这里,人类研究员和软件可协同开展自动化研究,并将结果反馈至模型中。该公司致力于开发多种技术,包括能够捕获碳的新型材料以及新药研发。
"如果训练输入完全依赖公开数据,很快就会遇到收益递减的天花板,"Lila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冯·马尔赞表示。这种反馈机制使 Lila 能够"发现那些采用传统范式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无法发现的成果。"
展开剩余64%传统科研范式主要依赖人力驱动,科学家需要提出假设、收集信息数据、实施实验并优化结果,整个过程可能耗时数年。Lila 认为人工智能可将这一流程缩短数周甚至数月。
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及其潜在科学应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依赖AI 技术 ,Orbital Materials 和 Isomorphic Labs 等其他公司也正竞相开发 AI 生成技术。
Lila 认为建设专用自动化实验室将形成竞争优势。公司联合创始人冯马尔赞表示,自 2023 年成立以来,该企业"已发现数千种新型蛋白质、核酸、化学物质与材料",并全部在其实验室进行了验证。
该公司尚未将任何产品商业化。但冯马尔赞透露,已有外部企业对使用其AI 系统和实验室表示合作意向,这家初创公司计划年底前向部分合作伙伴开放平台,但拒绝透露具体企业名称。
本轮融资由Braidwell 和加州养老基金,联合持有的投资机构 Collective Global 领投。凯西·伍德的 ARK Venture Fund 与 General Catalyst 作为种子轮投资方继续参与了本次 A 轮融资。曾主导 Lila 前序种子轮的 Flagship Pioneering 也出现在新晋投资机构名单中。
Collective 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EO 丹尼尔·亚当森表示,Lila 吸引顶尖 AI 与科研人才的能力是其投资动因之一。快速开发材料、药物及专利的潜力同样极具吸引力。
"可将 Lila 视为卓越的知识产权工厂,"他补充道,"其知识产权创造策略的优化程度,足以让外界无法预判其研发动向。"
冯·马尔灿透露,除扩建实验室规模外,研究团队还将与公司 AI 系统展开对决,通过测试验证这些模型能否超越人类,以此检验 Lila 是否已实现其所谓的"科学超级智能"。
他将此比作IBM"深蓝"与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的对弈。1996 年卡斯帕罗夫赢得首场比赛后,次年"深蓝"便取得胜利——这是计算机首次战胜人类棋手。
参考资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13/ai-unicorn-lila-sciences-raises-235-million-in-latest-round
编译:ChatGPT
发布于:福建省通弘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